近兩年,持有實體經濟不好做,想要轉型去做直播和短視頻這種觀點并不少見。然而,直播及短視頻行業真的就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嗎?
直播及短視頻市場的資源并不夠大家分。也就是說,此處的流量很多,投入此處的廣告預算也很多,卻架不住內容供給更多。大批創作者,無論單兵作戰還是依托MCN,在前仆后繼地沖進來;成名已久的明星網紅也在沖進來。資源成長速度遠遠趕不上供給。
創作者內部的資源分配極不均衡,不僅體現為“頭部”與“非頭部”的資源不均衡,還體現為各個垂直品類之間的分配不均衡。絕大部分UP主從頭到尾只是炮灰;少數僥幸殺出重圍的,也不一定會迎來理想中的變現。
必須承認,短視頻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遇。無論從用戶總量、用戶時長、傳播性還是變現潛力方面,短視頻都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圖文,也超過了長視頻。問題在于,對(部分)平臺和(大部分)創作者而言,短視頻的生態還遠遠談不上健康,更無法保證可持續發展。
李佳琦、董宇輝兩個范例都是“頂級流量”KOL,而且是背靠龐大工業化組織的KOL。他們對一般人完全沒有參考意義。因為大批自媒體鼓吹,這幾年想當“達人”、想依靠攝像頭和剪輯工具實現財務自由的創作者實在太多了。在抖音,可接商單的創作者已經突破了200萬;在B站,每月至少上傳一條視頻的UP主達到了270萬;微信視頻號沒有公布具體數據,但是騰訊財報表示,2022年二季度的日活躍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多。簡而言之,資源本來就不夠分,各大平臺的流量紅利期早就過了現在還往里沖的要么是愣頭青,要么是大神。在所有自媒體內容形式中,短視頻可能是最昂貴的,因為短視頻的顯性成本(投入資源)以及隱性成本(時間精力要求)都是最高的。視頻直播的門檻反而略低于短視頻。只要熟悉了流程、形成了自己的風格,一部手機和一個燈光比較好的房間就能做好直播。但是,這對主播本人的臺風和應變能力要求極高,功夫主要在場下。
2021年以來,整個互聯網廣告投放的盤子都在縮水。如果你本來就打著一份還不錯的工,想把直播及短視頻當做副業,那未嘗不可如果你想從實體經濟轉型做短視頻……祝你好運。
直播和短視頻就是這樣一門生意,我們太容易被“幸存者偏差”所誤導了。越是分配不勻的行業,越是容易出現這種誤導。
網站地圖 蘇州通諾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8-2021 蘇ICP備2021049911號